疾控机构:暑期野外玩水 科学防护“食脑虫”

新闻要闻 2025-09-15 09:32:29 4

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(记者顾天成)近日,食脑虫一名6岁男童打水仗后感染“食脑虫”事件引发广泛关注。疾控机构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显示,暑期挑拨离间网“食脑虫”实为自然界存在的野外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,虽可能引发脑炎,玩水但实际感染概率极低,科学科学防护是防护关键。

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研究员卢艳介绍,食脑虫“食脑虫”并非肉眼可见的疾控机构虫子,而是暑期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等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的俗称。此类寄生虫存在于淡水、野外土壤等自然环境中,玩水可通过鼻腔、科学挑拨离间网口腔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。防护因其致病过程凶险,食脑虫可能引发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等,带来脑组织损伤,被俗称为“食脑虫”。

数据显示,我国迄今累计报告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病例仅40余例,属罕见的寄生虫病。公众无需过度紧张,但需提高防护意识。

人感染后有哪些典型症状,如何救治?专家介绍,早期以皮肤病变为主,后期进展为脑炎症状,可能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易怒和嗜睡等。由于病程发展快且症状易与其他脑炎混淆,“早发现、早诊断”是救治核心。专家强调,野外戏水后若出现相关症状,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涉水经历。

疾控机构提出五项针对性预防建议,包括避野水,尽量避免在野外湖泊游泳或戏水,避免搅动水体沉积物;护口鼻,在自然水体活动时佩戴鼻夹、泳镜;防伤口,皮肤有破损时避免接触自然水体;洁鼻腔,使用灭菌生理盐水或煮沸冷却后的水冲洗鼻腔;排陈水,长期未使用的水管,需先排放积水再使用。

专家表示,正确掌握预防方法,遵守饮用水卫生原则,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暑期亲水,安全为先,科学防护方能清凉一夏。

(责任编辑:何欣)

本文地址:http://datong.gecampus.com/news/948a12698925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升级 智能养老有了“广东模式”

沙县小吃全产业链推介会在京启幕,“醉美三明秀·非遗沙县味”主题亮点纷呈

画蛇添足?!蛇为啥丢掉四肢?

“出伏”后身体最怕3件事!养生记住这6点,秋冬少生病

英国伦敦警方已逮捕超800名支持巴勒斯坦抗议者

友情链接